全力以“复”重实效,深度研“习”迎中考——初三年级一轮复习建模课展示活动(二)
(通讯:肖菁华、各备课组)暖阳倾洒,书页翻动间墨香四溢,校园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气。紧随着昨日初三年级一轮复习建模课展示活动的热烈步伐, 2 月 27 日下午,语文、物理、化学学科的老师们接力登场,满怀热忱地在课堂的舞台上精心绘制助力学生冲刺中考的蓝图,续写一轮复习备考的奋进篇章。
语文:麻庭滋老师《病句专题复习》
初三语文组青年教师麻庭滋老师精心筹备,聚焦病句复习板块,呈上了一堂极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中考一轮复习建模课。麻老师深入钻研近五年长沙中考真题,在充分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精准把握学情,将教学重点锚定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这三个出现频率高、学生易混淆的病句类型上。
课堂伊始,依次列举的历年真题的考查形式与范围,让学生对病句考点在中考中的呈现方式了然于心。在 “析病句” 环节,麻老师运用丰富的例句,从语法结构、语义逻辑等层面,深入浅出地剖析每一类病句的错误成因,引导学生掌握辨析技巧。最后的 “验成效” 阶段,麻老师精心挑选练习题,涵盖单句判断、文段修改等多种题型,让学生在实战演练中巩固所学,及时检验学习成果,整堂课讲练结合,节奏紧凑,为一轮复习课构建了高效实用的教学模式。
评课议课
评课议课环节中,现场研讨氛围热烈非凡。副校长李冠男率先发言,精准指出中考题存在一定滞后性,教师不能单纯依赖真题,而应深度解读新课标,明确各知识能力层级要求,以此为依据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同时,李校长建议适当扩充课堂容量,融入更多拓展性内容与新颖题型,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得深入、收获满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许晴与初一语文备课组长徐雪华老师也积极参与讨论,强调复习课要紧密围绕 “考什么、怎么教、怎么做” 这三个核心问题展开,从教学内容筛选到教学方法运用,再到学生学习反馈,形成完整闭环。此次建模课与评课活动,为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提供了宝贵范例,助力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复习效果,也让学生在病句复习等关键板块收获满满,为中考语文备考奠定坚实基础 。
物理:唐殊老师《液体压强》
课堂上,唐老师紧扣教材,从基础概念入手,巧妙引导,由浅入深的唤醒学生对液体压强知识的记忆,帮学生搭建完整知识体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踊跃互动,课堂上思维碰撞,气氛热烈,尽显唐老师的教学实力与学生的求知热情。
评课议课
课后,全体物理教师积极参与评课。大家都认可唐老师课堂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围绕复习课教学,老师们聚焦单元主题情境创设等问题热烈讨论,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此次教研活动成果丰硕,不仅让学生在知识层面收获满满,更促使教师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实现革新。展望未来,物理组将始终秉持“教研相长”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新模式,持续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在物理学习道路上稳步前行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
化学:李建祥《物质除杂》
除杂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停留在课本公式与抽象概念。本次课堂李老师以中国第六代战机和稀土资源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导入新课,结合AI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课本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深入浅出,环环相扣,逻辑紧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探究魅力。
从理论到实践,让化学“活起来”。以问题驱动,提出了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问题,同学们分小组积极讨论并给出答案,持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与社会责任感。
评课议课
化学组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课以“物质的除杂”为核心主题,紧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两大核心素养目标,巧妙融合生活场景与工业案例,实现“知识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李老师的除杂思维建模课,让枯槁的知识变得生动,让化学的学习有法所依。
在这两日精彩纷呈的一轮复习建模课展示活动中,各科教师宛如熠熠生辉的灯塔,为中考复习指引着方向。他们以深厚的专业素养、精妙的教学设计,为学生们搭建起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相信初三学子定能汲取老师们课堂中的智慧精华,在未来的日子里脚踏实地、奋力拼搏,以无畏的勇气、扎实的知识,奔赴考场,书写属于自己的荣耀篇章!
通讯:肖菁华、各备课组
编辑:李人扬
一审:符豪良、李艳波、李 欢
二审:李冠男
三审:曹共平、吴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