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纸盒解码光学:‘光影魔术师’挑战数字快门 ——创意DIY简易照相机探险记
(通讯:莫洪全 余倩 赵聪科 周颖)在这个被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统治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记得摄影最初的魔法——用简单的工具捕捉并定格光影?本次“光影魔术师:创意DIY简易照相机探险记”活动,带领同学们踏上一场穿越时光的光影探索之旅,用最基础的素材,亲手打造一台专属的“魔法照相机”,解锁摄影的原始魅力,成为真正的光影魔术师!
从“扫码时代”到“手工时光”:一场逆数字化的跨学科实践
活动中,同学们仅用硬纸盒、凸透镜、胶带和膜片等基础材料,通过物理原理组装成简易照相机。物理老师现场讲解光线的折射与成像规律,引导大家理解“调节镜头”背后蕴含的科学奥秘。“原来没有电子元件,仅靠光影变化就能记录世界!”一名学生感叹道。这种返璞归真的实践,与当下过度依赖扫码、人脸识别等数字技术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暗房显影”的惊喜:慢节奏中的美学启蒙
完成相机制作后,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去“拍照”,不断调整镜头的方位和长度,等待影像逐渐浮现的过程,成为一堂生动的美学与耐心教育。“相机清晰的成像,让我感受到‘光学’在记录艺术中的美妙。”一名学生表示。老师指出,这种体验旨在对抗数字时代“即时满足”的惯性,重新建立对技术本质的认知。
拓展“课程体系”:从实验室到文化传承
“真正的科学教育不应止步于使用现成工具,而需追问工具背后的文明逻辑——这正是‘光影魔术师’希望传递的深层价值”。课程延伸模块包括力学、声学、电学等,旨在通过“手作—解密—创新”的三段式教学,构建“技术史—基础科学—当代应用”的知识链,传承“科技文化—人文文化”的文化脉络。
“真正的‘魔术’不在于工具是否智能,而在于人类如何用创造力赋予技术温度。”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跨学科实践活动,更成为数字时代的教育隐喻:在拥抱技术进步的同时,让同学们保留对原始原理的探索精神。
通讯:莫洪全、余倩、赵聪科、周颖
编辑:李人扬
一审:符豪良、许晴、莫洪全
二审:李冠男
三审:曹共平、吴 伟